三國的戰役中,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均是非常著名的以少勝多的例子。

官渡之戰前,兩方的兵力比大概是五比一,袁軍擁有超過十萬人,而曹軍只擁有兩萬人。

最後袁軍只剩下袁紹率其子及隨行八百騎渡河(回老巢後還不忘了把田豐給殺掉),

曹軍則殺死了八萬餘人,“血流盈溝,溺死者不計其數”,損失不到一萬人。

官渡之戰後曹操基本上是平定了北方,奠定統一河北的契機,而袁紹則是元氣大傷,不久之後就去世了,

去世之後,兩個兒子互相爭位,最後又是曹操來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終於徹底地消滅了北方的反對勢力。

   

原本兩軍之間強弱的態勢是非常明顯的,袁紹可以動員的兵力高達十萬人,而且糧草也十分足夠,

而曹操在經過了長年的征戰之後,軍隊相較於袁紹會比較疲乏,

況且當時還有孫策、劉表等都尚未降服,很多諸侯還在窺伺著許都,所以曹操一方的壓力是相當大的,

因此,袁紹會敗得那麼慘實在是令人費解。然而,總的來看,我認為袁紹最後是敗給了他自己

 

袁紹敗戰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問題我認為分別是內部的問題和領導人(也就是袁紹)本身的問題

 

如果太多能力強的人在一起,反而會造成內部不和,我覺得這一點在袁紹的陣營中徹徹底底地被“貫徹”了。

袁紹和曹操都擁有為數眾多的謀士,然而雙方運作的情形大為不同,在故事中屢屢可以看到袁紹手下內部的內鬥,

例如謀士郭圖進讒言陷害張郃、高覽,迫使兩人投靠曹操 ; 又如審配向袁紹進讒言說許攸的……,

結果不但袁紹沒有任用許攸的計謀奇襲許都,也一併逼走了許攸,進而造成烏巢被襲、袁軍崩潰。

而之所以會有這麼嚴重的內鬥,我認為和領導人的個性和能力也有關係。

 

袁紹和曹操的個性有相當大的差異,

曹操不但本身頗善謀略,也能夠善用部下的意見,取其優而去其劣,只有在面對諸葛亮時才被明顯地比下了,

而袁紹卻是“色厲膽薄,好謀無斷”,意思是說他是一個空有外表卻沒有什麼實質膽氣的人,

而且「好謀」: 喜歡東想西想,卻「無斷」: 沒辦法下定決心去貫徹、實行,

以貼近一點的例子來說,他就像是那種對內很會放話,對外卻毫無辦法,

而且總是愛空想一些致富方法,卻從來沒有真的努力去做的人。

所以他不但錯失了許多擊敗曹操的機會,也沒有辦法有效地統合旗下眾謀士的意見,

非但不肯採納正確的提議,還把進言的人(田豐、沮授)給關了起來,並且任憑謀士之間彼此抵毀,

在繼承人的問題上也是猶疑不決,造成底下不同的勢力不斷地互相角力,

其夫人在袁紹死後對侍妾們所做的一切,更讓人對他們陣營內部的問題感到恐懼。

總體來看,曹操比起袁紹更有成為領導人的能力,有野心、有實力、有權術,更有辦法在亂世之中稱雄。

袁紹連自己家裡失火都顧不著,甚至可說是無力、無能解決了,那麼他要怎麼解救天下呢?

 

而這一場戰役的關鍵,在於許攸投靠曹操之後所提出的奇襲烏巢之計,

因為烏巢是袁軍存放輜重的地方。因為烏巢,袁紹損失了無數的資源和大將,

其中的張郃在接下來的三國故事中更是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因為烏巢,袁紹長期期累積下來的根基幾乎消耗殆盡,注定了袁家的失敗。

逆耳忠言反見仇,獨夫袁紹少機謀。烏巢糧盡根基拔,猶欲區區守冀州”,

在亂世之中,一支勢力要成功,除了要有豐富的人才以外,還要有優秀的將領。

我認為魏國這一方在這一點一直是佔有極大優勢的,除了領導人本身的威信以外,還包括了地域---北方是古代中國的人才庫---的關係。\

這或許就是魏國為何由始至終都是三國中勢力最強的一方了。

arrow
arrow

    William.Echo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