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1975

Writer: Roger Waters (Pink Floyd)

Genre: Progressvie Rock (前衛搖滾)

 

來自英國的迷幻/前衛搖滾團體 Pink Floyd (平克 佛洛依德)

在1975年,發表以「缺席」做為主題的專輯 Wish You Were Here (盼你在此)

本文的主人公,是第二首曲子 Welcome to the Machin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t-udg9zQSE

 

以歌詞而言,闡述的是音樂產業就有如一台巨大的機器,

將歌手塑造為表演道具,

就如同音樂中透過合成器創造出機械的音效,隆隆地響著。

就我個人的感受,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這其實是控訴廣泛的社會現象。

我們所處的社會,其實就是巨大的機器。

叛逆的少年自認為獨一無二,

事實上他無意中依循社會對「酷炫」的定義,

只是在扮演「叛逆少年」的角色而已。

歷史教育選擇性告訴我們歷史事件,並且只要求我們記憶與背诵

批量生產出擁戴特定意識形態的工具人,

而非由各種探討角度分析事件、從歷史學到教訓並據以迎接未來的挑戰。

音樂工業大舉產出公式化沒有感情的偶像與音樂,

即使毫無寫詞作曲、唱歌技巧,還是能經由外觀的包裝打扮和現時先進的錄音技巧,

成為當紅歌手。

原來,我們都只是從pipeline---生產線製造出來的人型機器罷了。

 

對於樂團的意義而言,這首曲子其實和下一張專輯 Animals (動物) 是一貫的概念,

象徵著 Pink Floyd 的音樂已經進入下一階段,

類似風格將會延續至 Animals, The Wall,一直到 1983年的 The Final Cut 為止。

貝斯手與主唱之一的Roger Waters 在這一階段擁有更大的創作主導權,

歌詞方面,從詩詞化、意象化 (如Meddle中的Echoes),

變更加陰鬱、赤裸、直白地表達出 Roger Waters 的意念。

相較之下,David Gilmour和Richard Wright 的創作份量越來越低,

Wright那行雲流水的鍵琴演奏幾乎消失了,

樂團的音樂也更傾向理念的宣傳,講求優美的弦律性與實驗性器樂組合的創造不再是主軸。

 

你曾經夢想過什麼呢?

沒關係,不用想了,

我們都幫你安排好你的夢想了:

成為巨星,

彈著一手扣人心弦的激昂吉它,

上高級餐館,

開豪華房車,

Welcome to the machine.

 

 

歌詞: 

Welcome my son, welcome to the machine.
Where have you been? It's alright we know where you've been.
You've been in the pipeline, filling in time, 
provided with toys and Scouting for Boys.
You bought a guitar to punish your ma,
And you didn't like school, and you know you're nobody's fool,
So welcome to the machine.
Welcome my son, welcome to the machine.
What did you dream? It's alright we told you what to dream.
You dreamed of a big star, he played a mean guitar,
He always ate in the Steak Bar. He loved to drive in his Jaguar.
So welcome to the machine.

 

 

arrow
arrow

    William.Echo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