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eat Cal」的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說明: 史丹佛大學的校徽與「打敗柏克萊」的口號。

 

在上一篇中,介紹了美國西岸最好的兩間學校: 柏克萊大學與史丹佛大學; 

在地理位置與生活機能方面的差異,

再來就分享一些數據面的差異,

最直覺的,當然就是各式各樣的排名。

 

說到大學排名,讓我們先來看這個連結: 

https://www.usnews.com/best-colleges/rankings/national-universities

這是一般媒體最常引用的,由US News 每年公布的美國大學排名,

發佈對象是申請美國大學的高中生。

台灣人所熟知「在美國,私立大學優於公立大學」的印象便是來自這份排名。

前幾名包括Princeton、Harvard、U Chicago 等確實都是頂尖名校,毫無疑問。

Stanford排在美國第6也蠻合理,要知道這種名次,差一點點其實根本沒什麼,

可是敏感的人就會發現Cal Berkeley在台灣擁有盛名,怎麼只有20名? 

而且有趣的是,南加大 (USC)是第22名,逼近Cal、超越UCLA?

 

這份排名的差距,便涉及公立與私立大學在本質上的差別了。

細看"indicator",便可發現這份排名並不像我們的聯考一樣是單純的分數導向,

其它子項包括校友捐贈 (5%)、教師資源 (含師生比、班級大小等,20%),

當然了,錄取難度 (錄取率、SAT/ACT分數)也是重要指標 (12%)。

 

Cal Berkeley之於加州其實就類似於台大之於台灣,

做為公立大學,她負有對普羅大眾教育的義務,

因此除了要招收大量的本州學生並收取便宜的費用 (一年約一萬三美金),

同時也有許多學生從週邊的community college 轉入,

因此selectivity並不會極為嚴苛,

從數據中可以知道,Cal一年有8萬多申請者,錄取率15%,

每年新加入的大學部新生將近萬人,因此師生比達到 17:1

只有59.6%的課程是20人以下的小班制。

筆者親身經歷,一門編號為CS61A的程式語言基本課程,

第一堂課到課人數竟然高達2000人,需動用學校音樂廳才能容納持續湧入的學生,

後來這門課是以線上的型式進行。

不過做為公立學校,學校並不會特別看重申請者的社經背景,

這也是柏克萊大學引以為傲之處。

另外在校友捐贈方面,身為公立大學的Cal Berkeley,其2015年的endowment,

「僅」有 380.7 million,約為100億台幣。

如果您覺得這數字已很誇張,等我待會兒提出史丹佛大學的數字,您就不覺得有什麼了。

總而言之,公立大學的招生性質與校友捐贈金額的劣勢,

是一般最常被認為是讓柏克萊大學在大學部排名時「只」有全美第20的原因。

 

史丹佛大學 Stanford就完全是另一個故事了。

先從數據面來看,Stanford大學是全美國最難進的大學之一,錄取率僅有5%,

一年的大學部新生不到2000人!

儘管一年的學費接近5萬美金之譜,大家仍然趨之若騖。

(事實上台灣一年能去Stanford大學部的可能連一個人也沒有,

但是去Berkeley的倒是不算為少見,更不用說是透過community college 轉入的了)

另外,高達71.3%的課程為不到20人的小班制,師生比為4: 1,

加上2015年超過22.2 billion; 也就是將近7000億台幣的捐贈金額,

(各位是否開始覺得全台「大鍋飯」式的5年500億真的是小菜一碟呢?)

因此大學部排名勝過 Cal Berkeley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但是UC Berkeley 和 Stanford 的差別可不是這麼簡單的數據就可以明白的了。

事實上在美國,

像ivy league (如Harvard, UPenn, Columbia, Yale)與Stanford等私立名門大學,

其實已經上升到社會階級與身份地位的層次,

他們提供的不只是高等教育,更是出身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孩子們的社交平台,

即便是出身平凡、領有獎學金的孩子,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在私立名門大學中更能獲得讓自己一口氣翻身的機會,

無論是金融圈 (如華爾街)還是政治圈

(各位可以查查川普、歐巴馬、小布希、希拉蕊等是畢業自哪裡! )

私立名門大學可說是一塊大招牌。

極為豐富的校友資源與網路 (看那數千億台幣的捐款!!)、超低師生比,

無怪乎在美國,私立名門大學與頂尖公立大學之間的選擇,簡直是 no brainer,

而這樣的環境,會進一步影響到學校的風氣,像是「創業」。這點將在之後討論。

 

公立大學的屬性,甚至影響到學期成績。

美國的私校近年來有明顯的"gpa inflation" 「GPA 通膨」,

這篇「經濟學人」的文章,便提到ivy league中GPA通膨的情況

http://www.economist.com/news/united-states/21615616-not-what-it-used-be-grade-expectations

因此私立大學的成績比較常出現人人都很高的情況。

相較之下,柏克萊大學至今還是嚴格施行成績的curve,

也就是設定一個全班平均,然後按照常態分布或其它準則來給分,

因此能拿到A以上的人非常少,B很有可能就是全班的平均值。

我曾經參訪某位在柏克萊大學部直升碩班的同學的linkedin,

發現他大學時的平均積點只有3.1 ....  。 (柏克萊的滿分是 4.0)

有趣的是,嚴格的GPA反而成為學生自豪的一點,不時被做成梗圖來自我誇耀一番。

 

另外,雖然我們常喜歡拿美國的學校來開玩笑,像政治大學會被戲稱為「東方哈佛」,

但事實上台灣並沒有類似美國私立大學這樣性質的學校。

而且要注意的是並非私立大學就一定比較好,事實上多數的「學店」也是私立大學。

 

回歸主題,

既然柏克萊大學和史丹佛大學的大學部在排名上有如此差異,

那Cal Berkeley有什麼底氣與Stanford競爭呢? 

答案在於其研究所 (graduate school),尤其是博士班。

  

位於西岸加上公立大學的屬性,

讓柏克萊大學的研究氛圍多了自由、奔放以及對基礎科學的追求,

加上國家級的「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 (LBNL) 的強力支持,

讓柏克萊大學擁有極為強悍的研究實力,

早期的成就方面,

發現多種化學元素,研製出原子彈的Oppenheimer是柏克萊的教授,

第一位在台灣出生、成長、受教育的諾貝爾得主李遠哲先生,

他也是柏克萊化學系的校友與教授。

近期成就方面,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最早是出自柏克萊的 Doudna 實驗室,

電機系的胡正明教授,則是FinFET的發明人,為美國工程/科學院的雙院士。

論強度,柏克萊大學和麻省理工、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各佔勝場,

論廣度,在美國只怕是無出其右,總合而言,幾乎是沒有弱點。

在以學術表現為主要評分項的世界大學排名,

如ARWU上交排名或是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

Cal Berkeley常居世界前四,也讓柏克萊大學搏得「全球最強公立大學」的美名。

 

細談研究所的教育,

在博士班教育方面,Cal Berkeley各個系所的規模通常都比Stanford大一些,

因此學生會有更多機會選擇自己想要研究的領域,

博士級的申請者應該都有能力按照兩校的擅長領域去選校。

我曾經與一位應用數學的博士生 (俄羅斯裔美國人) 聊過,

他大學是來自Stanford。

他說兩間學校比較起來,他覺得Stanford可能研究領域少,但是會做得極強,

而Cal Berkeley則是有很多領域,然後會做到很厲害 (但不到極強的程度)。

當然這種事情是見仁見智了。

 

以個人經驗,暫且不論實驗室的選擇與faculty的強度,

Cal Berkeley 的研究相關活動真的十分熱絡,

包括一個星期可達兩場以上的seminar,而且講者均頗有來頭,來自世界各地,

還有各式各樣的mingle,提供免費飲食,鼓勵不同領域博士生間的交流,

不時有極大咖的講者的特別講座,像是MIT的Robert Langer,

而且時常看到校園內又有某些空間被封閉起來,舉辦各國學者均會來參加的研討會。

個人認為無論是研究活動的熱度、視野等,均遠勝於我在台灣時讀的學校。

 

申請難度方面,對台灣 (無美國籍)的博班申請者來說,Cal Berkeley可能還更難申請上,

原因是身為公立學校,經費主要來自政府,因此獎學金項目要優先補助美國人。

 

這篇文章以最表層的「大學排名」數據來說明柏克萊與史丹佛大學之間的差別,

讓大家能不是只看結論,而是深入看待各種面相造成的差異。

其實這的確是蠻膚淺的,

因為我們應重視的,是實際的校園文化與氛圍

身為學生,是要去學校受教育的,排名固然是考慮因素,

但是當學校都很頂尖時,

就應該細心研究學校的教育方針、課程設計,挑出最符合自己理想的學校。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lliam.Echoes 的頭像
    William.Echoes

    Echoes of a Distant Tide

    William.Echo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