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自虛無,杳然於幽微,誕生、茁壯、墮落、沉潛、重生,在 "Echoes" 合而為一。

Pink Floyd (平克佛洛伊德) --- Echoes

(本文為部落格達一百萬人氣之紀念文章)

 

Year: 1971

Writer: Pink Floyd (Roger Waters負責詞,David Gilmour與Richard Wright負責曲)

Released: 1971年"Meddle" 

Genre: Progressive rock 前衛搖滾、Experimental rock 實驗搖滾

歌曲連結

1971年 "Meddle"原版

1971年在BBC棚內現場演奏的版本,官方正式發表於2017/03/24的The Early Years系列專輯,

5:59分時David Gilmour 和 Richard Right 都唱錯歌詞了,正確的歌詞應該no one speaks and no one tries.

以下影片選用的配樂則是Pink Floyd的 "Live at Pompeii"的版本,

同時伴隨著一個巧合。

最早的太空主題電影「2001: 太空漫遊」的導演Stanley Kubrick 史丹利庫柏力克,

他曾經向平克佛洛依德提出邀請,把他們的音樂運用在電影 「發條橘」中,但被拒絕。

(不過仔細看電影前段中的一幕,可以看到Pink Floyd"Atom Heart Mother"與披頭四"Magical Mystery Tour 的唱盤封面)

Pink Floyd (平克佛洛伊德) --- Echoes

 後來歌迷發現,如果把"Echoes"套到「2001:太空漫遊」最後一段「木星與那無窮遠方」

(Jupiter and Beyond the Infinite)會非常合拍,因此成為津津樂道的話題。

而原版的"Live at Pompeii"影片,搭配險惡的地型、火山,和面目猙獰的古羅馬石雕,搭配 "Echoes"的主題,

讓歌曲擁有時代感,似乎在為歷史風流人物哀悼,有如史詩一般。

不管是BBC還是Live at Pompeii的版本,和專輯版比較起來,有一處特別突出,

就是第一部分歌詞結束後的吉它獨奏 (如上上部影片的5:30~7:30)更加而有力,宛如在咆哮一般,情緒感染力更強。

 

===============================正文開始=======================================

以Dark Side of the Moon 而永垂不朽的 Pink Floyd 「平克佛洛依德」,

在60年代中期,由 Syd Barrett 領軍,靠著英倫風的迷幻搖滾逐漸嶄露頭角,

"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是迷幻搖滾樂迷一定要聆賞過的專輯。

然而隨著Syd Barrett 因精神問題而離團,儘管在1968年的 A Saucerful of Secrets 中還是基本上維持迷幻搖滾的風格,

但是從1969 年的 Ummagumma 開始,樂團開始探索後Syd時期新的創作方向,繳出了一張實驗搖滾專輯,

並在 "Atom Heart Mother"中對長篇曲式的前衛搖滾風格做出嘗試,

於是,Pink Floyd 與原本的太空搖滾/迷幻風格越來越遙遠了。

1972年發表的 Meddle,在開幕曲 One of These Days 中維持實驗搖滾的風格,

厚重的貝斯與回聲效果,表達出按耐不住、行將傾洩的憤懣,令我每每聽之不禁悚然。

而壓軸曲 Echoes 在我心目中是Pink Floyd 最完美的曲子,在風格上承繼了實驗搖滾風格,

像將鋼琴的單音符透過萊斯里音響系統 (Leslie speaker)創造的開頭音效,

就是他們在創作初期的聲音實驗作品,

當時他們還不確定要創作的內容,所以就由團員們先各自做自己的音樂實驗,

用各種能發出聲音的物品做出音效,然後大家再集合起來看看能做出什麼樣的成果。

由於暫時還沒有明確的創作目標,Pink Floyd的團員們甚至會耗費大量的時間,

在錄音室中漫無目的似地提出各種素材,然後又放棄。

下面標題為 "Nothing Part 14"就是此一時期的成品。

其它實驗音效包括用金屬滑音管振動貝斯弦,將信號通過Echorec效果器而創造的風聲,

還有利用wah wah 踏板接線的調換而創造出的失真海鷗叫聲,

而為了讓曲子能真的有「回聲」一般的效果,他們在房間內擺設兩台錄播放器,

同時進行播放與錄製,因此創造出兩個訊號上的延遲,讓聲音有如有回聲一樣。

 

除了酷弦的實驗音效以外,"Echoes"同時還擁有由David Gilmour 和 Richard Wright 聯手創作; 優美、悠長的旋律,

長篇的曲式更可以連結到日後的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只要細心比較就能發現"Echoes"和"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在結構上的雷同之處。

在Roger Waters 負責的歌詞方面,

人性深刻關懷的議題也是之後Dark Side of the Moon、Wish You Were Here等專輯的主題,

更重要的是,詩意的歌詞既表達深刻的關懷,又沒有陷入自我沉溺的泥沼,

因此 "Echoes"毫無疑問是四位團員的合作無間創造出來的成品,

搭配巧妙的音效、優美的旋律、人性關懷的主題,讓 Echoes 成功融合各種風格,

成為 Pink Floyd 從「迷幻搖滾」轉型到「前衛搖滾」最關鍵的作品,

承先,啟後。

Roger Waters 是這樣描述 Echoes的 : 

The potential that human beings have for recognizing each other's humanity

and responding to it, with empathy rather than antipathy

也就是說,Echoes想表達的,是所有人其實都與生俱來的能力:

覺察彼此之間深刻的人性,並感同身受。

地球在宇宙中不過是滄海一粟,人生在歷史長河中只如白駒過隙,我們為何不把握當下,好好理解彼此?

 

開場那猶如聲納一般「鐽,鐽」的音效,是一片靜謐的混沌中試圖探索,

Pink Floyd (平克佛洛伊德) --- Echoes

接下來,除了單音以外,還伴隨著兩聲快速的彈奏,似乎是回聲,或是另有生命有所感知,有所回應。

背景逐漸加入氤氳般輕柔的鍵盤,帶著我們逐漸進入溫暖、充滿生機的世界,

David Gilmour的吉它加入,情緒開始受到撩撥,似在探詢,也似在自我絮語,

歌曲開始近2分鐘後,節奏音軌終於加入,提醒我們將進入第一段情緒高潮,

層層的氣氛營造後,是David Gilmour與Richard Wright 悠然、溫和的吟唱,

第一句歌詞「懸於半空的信天翁」意象,

應是來自英國詩人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的作品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Pink Floyd (平克佛洛伊德) --- Echoes

在故事中,老手水年輕時參與一段航程,

被暴風吹至南極海的的一行人,獲一隻海鷗 (具有某些程度上的神聖意義)的指引駛離困境,

然而就在眾人讚頌海鷗之時,老水手射殺了牠。剛開始船員們大加責難,

不過在發現迷霧開始飄散,氣候也變得更溫暖時,他們不再責備老水手。

然而此舉終於招致懲罰,來自「迷霧與冰雪之地」的幽魂纏上船只,

而原本帶著他們駛離南極的南風反而將他們帶到赤道附近的一片死水之中,

憤怒的船員於是把死去的海鷗掛在老水手的脖子上,象徵他該承受的罪孽

接著,他們遇到了一艘船只,上面有死神 (一副骷髏) 與活死人 (一個面色死白的女人),

兩者正在以船員們的生命為賭注,

結果,活死人贏得了老水手,而死神則獲得剩下的船員,於是船員們紛紛死亡,

他們死前的遭遇深刻地刻劃在他們的神情中。

在經歷恐怖的七天七夜後,老水手終於無意中對他一直以來咒罵為醜惡 (slimy things)的海中生物發出由衷的讚美,

正當老水手要祈禱之際,他的罪惡獲得部分赦免,脖子上承負的海鷗落了下來,

而其它船員們也復生,並將船只駛往故鄉,然而,就在行將抵達故鄉之際,

船只捲入旋渦而沉沒,獨留老水手生還,被救起的他還一度被認為是惡魔。

從此,獨活的老水手餘生都懷著罪惡感,雲遊四處講述他的故事。

整體而言,第一段歌詞呈現出很鮮明的畫面,一個生機盎然的幽綠美麗世界,

生命誕生,隨著逐漸茁壯,沒有其它人能夠引領,只有生命自身才能促使自己,依著自己的本心往真理追尋。

 

第二段開始進入人際關係的探討,

因緣際會之下,我們得以領略彼此共通的人性,但是否我們會因而一同探索存在的意義?

然而相較於上一段是something stirs and something tries,

這一段是no one speaks and no one tries,

雖然沒有人強迫我們閉上眼,

然而人類或許是囿於成見,又或許是出於恐懼等心理,沒有人願意起而行,挑戰此一可能性,因此no one flies around the sun.

 

以上就是Echoes的第一部分,接下來是長達14分鐘的純演奏,可以分成四個段落,

第一個段落從4:58一直到7:02為止,可說是為歌曲的第一部分做結尾 (ending),

頗有「歌曲就到此為止」的架勢,然而氣氛卻在7:03分時再度轉變。

這一段的曲式基本上相似於第一段歌詞結束後的間奏,

然而鍵盤所提供的氣氛更顯得悠長,而吉它獨奏的部分也添加更強而有力的元素,

隨著曲子的進行,吉它的曲調不斷升高,相較之下貝斯還是維持不變,

塑造出拉扯內心一般的聽覺感受 ; 似乎代表兩個漸行漸遠的靈魂,

最後越趨尖銳的吉它戛然停止,進入下一段落: Upbeat Improvisation。

Pink Floyd (平克佛洛伊德) --- Echoes

在Upbeat Improvisation中,以Roger Waters的吉它和Nick Mason的鼓為基底,

穿插David Gilmour 的吉它與Richard Wright的鍵盤構成的即興演奏,

似乎是悠游在大海或是太空中,尋找新的可能性,情緒相較前一段已經輕鬆許多,

不過10:50開始,寒風一般的持續音進入,氣氛開始變得詭譎、另人生畏,原本輕鬆的upbeat improvisation逐漸淡出。

尖銳的吉它實驗音效格外刺耳,背景的風聲與烏鴉般的音效呈現出一片荒涼的景象,

似乎有什麼東西頑強地嘶吼著,想從一片荒寂中突破而出,卻不得其法,充滿著無助感。

Pink Floyd (平克佛洛伊德) --- Echoes

終於,14:40開始,舒緩的鍵盤再度逐漸加入,進入第四段: Resurgence 復甦

「鐽,鐽」的聲響再度傳來,似乎是生命終於艱辛地從深淵中爬出,試圖再度建立連結。

隨著元氣漸生,16:36開始,鼓點與鈸逐漸依序加入,隨後再加入一段鍵盤,似乎蓄力之餘的內心獨白與自我審視,

隨著決心漸下,萬聲齊鳴,

接下來爆發性的吉它獨奏,生命終於頑強地重生並奮起,有如超脫了一般,週邊的黑暗氛圍消褪殆盡。

 

隨著所有樂器都來到最高潮,人聲再度浮現,顯得格外和緩。

這一段歌詞前可連結到披頭四1967年的"Across the Universe"中一句"inciting and inviting me",

後則連結到Pink Floyd自己在1979年的搖滾歌劇 "The Wall"中「迷牆」的形象。

內心之間的隔閡就有如牆壁一般阻絕著彼此,然而希望還是不會破滅: 透過那扇窗,終會有那麼一個對象,

內心的交流就有如穿過窗格的光明使者,邀你一同奮起,

所以,孤獨的靈魂阿,打開那扇窗,向那無盡遠方發出邀請吧,你的人性終會得到感應。

Pink Floyd (平克佛洛伊德) --- Echoes

 

接下來,19:55~21:17是結束歌詞的獨奏,全然以"Echoes"標誌性的12/8  連續下降與上升聲階為主體,

每一次的重覆,鼓點的擊打都更加急促,

不過猶如太空梭緩緩往太空深處駛去的音效傳來後,一切都舒緩下來,

在吉它和鍵盤的對話中,一切都雲淡風輕,過水無痕,更加堅強的渺小生命,將繼續遠行於廣袤無埌的宇宙。

 

==========================================================================

歌詞與中文翻譯

Overhead the albatross hangs motionless upon the air,

And deep beneath the rolling waves in labyrinths of coral caves.

The echo of a distant tide comes willowing across the sand,

And everything is green and submarine.

仰望天空,信天翁靜若處子懸於半空,

俯視波濤,從那珊瑚礁迷徑的深處,

遙遠潮汐的回聲,搖曳著身姿迤邐而來,

水面下的世界多麼幽綠。

 

And no one showed us to the land,

And no one knows the where's or why's

But something stirs and something tries,

Starts to climb toward the light.

無人引領我們往陸地,

無人知曉方向或原因,

然卻有物,輾轉掙扎,

往那光亮匍匐而去。

 

Strangers passing in the street, 

By chances two separate glances meet, 

And I am you and what I see is me.

Do I take you by the hand, 

And lead you through the land, 

And help me understand the best I can?

素昧平生的的你與我,在街道上交錯而過,

機緣讓我們四目交會,

你中有我,而我所見者也是我。

我是否執子之手,引你橫跨陸地,

助我一臂,殫心竭力?

 

And no one called us to move on,

And no one forces down our eyes.

No one speaks and no one tries,

No one flies around the sun

無人呼喚我們起身,

無人迫我們閉上眼,

沒有人發聲,沒有人行動,

無人能飛越烈陽。

 

Cloudless every day you fall upon my waking eyes,

Inviting and inciting me to rise.

And through the window in the wall,

Come streaming in on sunlight wings,

A million bright ambassadors of morning.

無雲的每日,你現身在我眼前,

邀請我、激勵我奮起。

穿過窗格,降臨以陽光之翼,

無數的晨之光明使者。

 

And no one sings me lullabies,

And no one makes me close my eyes.

So I throw the windows wide,

Calls to you across the sky.

無人為我唱搖籃曲,

無人讓我闔上眼,

是以我敞開那窗牖,

呼喚那在彼端的你。

===========================================

"Echoes"做為Pink Floyd最代表性的曲子之一,現場演出自然少不了她。

Roger Waters 曾經指控,

知名作曲家Andrew Lloyd Webber為「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創作的主題曲

在開頭Opening的部分涉及抄襲前面提到"Echoes"招牌的貝斯連續下降/上升音階,

不過他並沒有針對此事提告。

以下是歌劇魅影的主題曲,

Youtube 上當然也有人做出比較影片

有一次友人坐上我的車時,

剛好播放到 "Echoes" Live at Pompeii 版所有歌詞結束後的fake ending 部分,

身為音樂歌迷的他隨即脫口而出 「這段音樂與歌劇魅影真像」。

這種事情當然各有其擁護者,探討此事也非本文主題,

套用前面提到的,從更大的尺度來看,種種紛爭終將煙消雲散,不流痕跡,

因此不妨一同用心欣賞"Echoes"這首對生命的讚歌,感受生命中的種種精細幽微之趣。

arrow
arrow

    William.Echo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