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史大概會這樣記載: 西元2023年11月2日,披頭四發行最後一張單曲:〈Now and Then〉。
約翰藍儂的生涯後期,他的音樂創作與表演活動大幅減少,或是更準確地說,是中斷了約5年,
原因是1975年他迎來了與小野洋子之間的兒子 Sean Lennon,讓他決定好好當一個父親,
這或許是源自於早年他沒能好好對待跟前妻Cynthia Lennon生的兒子Julian Lennon的內疚。
1963年時的他還太年輕,心中充滿叛逆與怒火,還沒準備好承擔身為父親該負的責任,
而且事業才剛起步,他還需要與披頭四的團員們在歐洲到處跑,在各地髒兮兮的酒吧演出,
鍛練上台演出的技巧並提升樂團的知名度,成名之後更是有跑不完的巡迴演唱會。
而在Sean Lennon出生的時候,他不僅事業有成,也經歷了政治運動百花齊放的60年代,
還有一位跟他的心靈更相通的伴侶。那時的他擁有了一切,只差一個孩子來圓滿他的家庭,
所以Sean Lennon誕生後,他正式宣布要好好當一個家庭主夫並暫離音樂圈。
然而,音樂家的本能讓他並不是在家裡顧小孩與做家事而已,他依舊創作不輟,時不時就在鋼琴前彈彈唱唱,
據稱,小野洋子還擁有很多約翰藍儂未完成的作品的錄音帶。
1994年,小野洋子將盒子上寫著For Paul的錄音帶交給保羅麥卡尼,
在披頭四僅剩的3位團員的通力合作之下,配合《Anthology》計劃,
他們將原始品質較好的歌曲發行為〈Free As a Bird〉和〈Real Love〉兩首單曲,
這是時隔24年後,歌迷終於又能聽到披頭四的新作品,可謂恍如隔世。然而,還有一首遺珠之憾,就是本文的主角〈Now and Then〉。
由於這一系列的作品都是在家中用收音機錄製的demo錄音帶,品質並不好,除了鋼琴的音量太小以外,背景還有嗡嗡聲的噪音,
在〈Now and Then〉尤其嚴重,以當時的技術,沒有辦法把歌聲、鋼琴聲和噪音給各自獨立處理,
只要試圖放大約翰藍儂的嗓音,一切的平衡會更糟糕。
根據製作人Jeff Lynne (Electric Light Orchestra電光交響樂團的團長)所說,他們才試了兩天就決定放棄〈Now and Then〉,
保羅麥卡尼則說George Harrison(吉它手)對於錄音的品質很有意見,越做越不開心,
因為有太多地方需要補強了,乾脆反對繼續做下去,基於團內的民主制度,他也從善如流,
但他總有一天會把〈Now and Then〉給製作完成的。
僅管沒有正式發行,網路上有流傳約翰藍儂的錄音,可以注意到歌曲的完成度其實不錯,歌迷們也都很期待正式製作的那天究竟何時到來。
近期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讓一切有了轉機。魔戒系列的導演Peter Jackson在2021年就利用人工智慧來處理音效,
成功把披頭四1969年初的《Get Back Session》製作成紀錄片,
保羅麥卡尼便決定讓Peter Jackson運用相同的技術把〈Now and Then〉給重新製作,
我個人猜測,這種技術應該是利用人工智慧先識別出不同的音源後逐一分離,再補償工程師分離音軌造成的音源損失。
披頭四在1960年代就是最勇於使用新潮錄音製作技術的樂團之一,所以在這個AI大爆發的年代採用人工智慧輔助的製作技術,
毫無疑問非常符合披頭四的創新冒險精神。有了這樣的技術,他們就能盡可能保留原始的元素,只要再補上一些段落讓歌曲結構完整一點就好了。
除了重新處理約翰藍儂的錄音,保羅麥卡尼決定保留George Harrison在1995年時彈的一部分伴奏,
另外再模仿他的風格來補上剩下的吉它段落,並且找來弦樂來進一步豐富音樂的層次,
這就讓人回想起他們在〈Eleanor Rigby〉、〈Yesterday〉、〈A Day in the Life〉等歌曲中,率搖滾樂之先在歌曲中運用弦樂,
如今在搖滾樂或流行樂中加入弦樂是很普遍的作法,但是在當時卻堪稱創舉。
負責弦樂的是替披頭四寫了絕大多數弦樂伴奏的George Martin之子Giles Martin,這一切就跟披頭四過去的工作模式一模一樣。
他們還特別對樂手們保密,並沒有對他們透露,他們正在為披頭四的最後一首單曲來製作配樂,而是假裝這只是保羅麥卡尼的個人作品。
〈Now and Then〉的歌詞是約翰藍儂在生涯後期典型的自省式情歌,他的歌聲也是輕柔的告白。
綜觀他10多年的情歌創作風格,從早期〈She Loves You〉和〈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的青春熱血、悸動歡愉,
到中期〈Yer Blues〉的痛苦與掙扎,到後期〈Love〉與〈Now and Then〉的樸實與沉潛,
我們見證了隨著時光推移,藍儂對愛的理解也愈加深沉、內歛。
〈Now and Then〉訴說著對摯愛的眷戀與懷念,並渴盼著重逢。他不希望失去對方,
但也強調這純粹出自深情,而非想控制對方。
倘若分離是必然,他也能釋然放手,認命於各自的人生道路。
如今我們終於盼到了〈Now and Then〉的正式發行,而且還與披頭四的第一支單曲〈Love Me Do〉組成雙A面,
可謂有始有終,由不得讓我感到相當愁悵。
對於〈Now and Then〉,歌迷的心情想必是非常複雜,畢竟這大概真的是最後一首披頭四的新作品了。
我們何其有幸能聽到約翰藍儂的聲音為我們獻上新的作品,雖然聽起來可能平實無華,
但這也是把為了把改編的程度降到最低,以表示對約翰藍儂最大的尊重,
而且這個世界上也沒有第二個人比保羅麥卡尼更理解約翰藍儂要的是什麼了,畢竟他們可是一起長大的當代最偉大的詞曲創作雙人組合。
披頭四的魔力並不是在於高超的彈奏技巧或複雜多變的編排,而是他們總能用最簡單的歌詞與音樂,傳達出最深刻的情感,直入我們靈魂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