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

研究所該去哪裡唸,可說是理工科的學生幾乎都會思考過的問題,

而出國唸或是留在台灣唸,也是大家常常討論的話題。

不過相較於台灣的碩士學位是大家都很熟悉,國外 (美國、歐洲)等的制度就比較陌生,而且眾說紛紜,各說各話,

我自身除了在台灣大學工學院拿到一個碩士以外,也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工學院拿到另一個碩士,

所以在此分享我的觀察。

 

首先來討論台灣與美國在學術環境上的差異,我認為這是讓兩邊對碩士有不同看法的關鍵因素。

美國和台灣學術界的一個很大的差異在於,美國學術界的人力主體是博士後研究院與博士生,而台灣則是以碩士生為主體,

會有這種差異,我個人猜測是因為美國的學生來源是全世界,而且美國強大且多元的產業讓博士生的出路有很多選擇,

相較之下台灣的研究所基本上只有台灣人在唸 (偶爾會有印度人或日本人等),而且只要唸到碩士往往就能很順利找到工作,

反而是台灣的博士出路會比較有限: 多數公司並沒有相對應的研發需求,讓很多人碩士畢業後不想再深造,

導致台灣的博士班除了頂尖電資學院以外大概都很難收人,只好把碩士生當成主要人力。

 

台灣的碩士都要寫論文才能畢業,相信大家都已經很清楚,

台灣理工科的碩士班學生,大多數可以在兩年內畢業,但也有一些學生會因種種原因而需要延到3~4年,

一般來說,碩士班第一年會專注於完成必修學分、培養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力,和研讀自己領域的其它論文,

大家都會盡可能在第一年就拿到絕大多數的學分,以便碩一結束的暑假開始專心執行屬於自己的研究題目,

順利的話,半年或半年多一點可以完成實驗並開始分析、解釋實驗結果,

在第2年的7月完成論文並開始口試。7~8月是碩士班結業口試的高峰期,口試完後就準備收尾、交接、離校。

不過這基本上是視領域而定,

有一些領域比較辛苦且耗時又未必能成功的,比方說有機化學合成,則建議要在碩一的寒假就要開始執行研究題目,

否則萬一合成不出目標的材料,拖到碩二走完一半了才趕緊換題目,那就要靠教授的佛心才能順利準時畢業了,

因此台灣的理工科碩士班也算是學生們第一次要自己好好規畫,並培養相對應的動手與分析能力,才能在理想的時間達到預期的目標,

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的科技業比較傾向找碩士而非學士來工作。

雖然說,大學階段也會有各式各樣的實驗課,但那些畢竟都是已經規劃好的教材與實驗內容,所以成效實在是有限,

一個理想的碩士生,應該在畢業時就具備有數據分析,和遇到問題時自己找出解決辦法的能力,

並把這些能力透過論文口試和論文寫作來充分展現,證明自己值得拿到這個學位。

 

而美國既然有充足的博士生做為學術研究的骨幹,那對於碩士又有什麼樣的畢業要求呢?

這部分每一間學校都有自己的政策,

大多數的美國碩士都是課程型碩士,英文一般叫做 course-based master

在工學院,course-based master 的畢業證書上通常會寫 Master of Science 或 Master of Engineering ,

Master of Engineering (MEng)  一般來說是屬於產業取向的碩士,修業年限大多是1到1.5年,

既然是屬於產業取向的碩士,當然是以幫助學生能在業界發展為首要目標,

因此 MEng 的課程內容通常比較多元,包括商業、金融、管理、領導學 (leadership)、會計等課程都可以當成畢業學分,

不過畢竟還是工學院的學位,所以大部分的學分還是以自己專業的課程為主。

如果是辦學認真的學校,比方說我的母校: 柏克萊大學,針對 MEng 有一個 Fung Institute 來負責,

image

該機構會在暑假和寒假時舉辦 Bootcamp,開設許多商管領域的課程供學生選修,

而學期正式開始後,學生則回歸到各自系上開設的專業課程,以及各自完成各自的 Capstone Project。

Capstone Project 是柏克萊工學院的 MEng 學生必需要完成,並且會以上台報告與紙本報告兩種型式做為收尾,

設計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在組隊完成這些專案的過程中,除了活用專業知識,也能鍛練自己的報告能力、組織能力,和合作能力,

因此每個星期都會要求每個組別上台報告進度,並透過全班的互評機制來討論報告的內容、台風等。

但是如同我前面提到,每一間學校有決定自己的碩士課程內容的權力,

而美國官方似乎只會要求學生必需有最低的畢業年限 (9個月) 與學分要求才能拿到碩士學位,

因此當然也有學校只是讓學生來進修研究生等級的專業課,學分夠了就走人的。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至於 Master of Science (MS),就跟台灣的型式比較類似,

MS 就是傳統的學術取向碩士,通常不會有「幫助學生培養領導力」之類的口號,

所以當然也就不會特別去開設一些綜合領域的課程來培養學生在專業以外的能力,

畢業年限從1年到2年都有,這也是各個系所各自去設計,

事實上,大部分的 Master of Science 也是屬於 course-based program , 只要修完課就能畢業,

但有學校會開設碩士論文課程而且學分數也比較高,只要學生找得到教授願意收,就能修少一點專業課,透過碩士論文來拿到學分後畢業。

不過跟台灣一樣要求學生在碩一就進實驗室、畢業時需繳交論文的 thesis-based master,就相當少見了,公立大學則比較常見,

在柏克萊大學,這是屬於學士/碩士的5年制學程,只會收大學部就在柏克萊唸書的人。

另外,如果博士生在完成修課需求後想要提前走人,有些學校也會給 MS 學位證書,讓該生不至於空手而歸。

 

本文介紹的是制度上,台灣與美國在碩士班的差異,下一篇文章將要介紹實際體驗上的差異。

 

arrow
arrow

    William.Echo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