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中期,英國社會動盪,蕭條的經濟、腐敗的政治、加劇的階級分化,
讓年輕一代感到無比失望與不滿,壓抑的氛圍催化了龐克搖滾 (punk rock)的崛起,
他們的革命型式,是以簡單、粗糙的音樂風格和激進、露骨的歌詞,
對抗重金屬搖滾的技巧性和前衛搖滾的複雜性與隱晦性,挑戰體制、傳統和現狀。
然而,龐克搖滾也無法避免盛極而衰的規律,
到了70年代末期,以Joy Division「歡樂分隊」為代表,將音樂推向更加複雜、實驗性的方向,
保留了叛逆精神的同時,變得內省、冷酷、疏離,即後龐克 (post punk)。
雖然依舊強烈表達對個體存在與所處環境的不安與焦慮,但是表現型式已大為不同。
在後龐克的基礎下,以Bauhaus 「包浩斯」為首的樂團發展出更陰鬱、戲劇化的音樂風格,
歌詞中充滿浪漫的黑暗美學,探討悲劇性愛情、痛苦、孤獨、死亡、神秘主義等主題,
將黑暗、詭異的音樂風格推向新的高度,於是被媒體冠上gothic rock「哥德搖滾」的名號,
並催生了哥德次文化。
Gothic「哥德」一詞源自建築風格,
哥德式建築以其高聳、黑暗和複雜的結構著稱,德國的科隆主教座堂即為代表,
其壯麗的氣勢,營造出莊嚴、壓抑和神秘的感覺,使人對建築物產生敬畏感和孤立於世俗的印象。
這種氛圍成為18至19世紀誕生的哥德文學的靈感來源,催生了以恐怖、陰鬱和神秘著稱的故事情節,
如瑪麗·雪萊 (Mary Shelley)的《科學怪人》 (Frankenstein)。
早在Joy Division、Bauhaus等樂團誕生以前,
樂評家John Stickney於1967年,就以「哥德搖滾」形容The Doors的作品,
例如氛圍陰沉的〈The End〉探討終結與死亡。
1979年,樂評將這一名詞冠在Joy Division的音樂上,
連身兼節目主持人與Factory Records廠牌創辦人的Tony Wilson也如此描述自家樂團。
待Bauhaus於同年發表向飾演吸血鬼德古拉的明星Bela Lugosi致敬的單曲〈Bela Lugosi’s Dead〉後,
「哥德搖滾」做為搖滾樂的一個分支正式誕生。
Bauhaus於1978年成立於英國的北安普頓,團名取自1919年誕生於德國的包浩斯設計學派,
其風格強調簡潔和功能性,認為形式應該服務於功能,避免過多裝飾。
或許是呼應這樣的設計理念,Bauhaus的音樂延續了Joy Division的手法,
讓貝斯與鼓點的地位不亞於吉他,使得歌曲聽起來更內斂、冷峻、陰鬱,
再雜揉以哥德式的黑暗美學,和主唱Peter Murphy瘦削如吸血鬼般的身形,奠定哥德搖滾的經典樣貌。
Bauhaus的哥德風格在兩個極端之間游移,一邊是冰冷、虛無的空間感,
另一邊是類似Joy Division但少了幾分抑鬱 ; 多了幾分躁動。
〈Dark Entries〉即為後者,高速、狂躁的節奏與失真的吉他交織成濃烈的音牆,一同推動著歌曲不斷向前,
營造出咄咄逼人的聲音氛圍,
既有強烈的龐克能量,又充滿哥德式的陰暗情感,
猶似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壓力,逼得人無處可逃、焦躁無比,幾近瘋狂。
Peter Murphy的歌聲時而低沉陰鬱,時而高亢狂暴,神經質、情緒化的唱腔傳達出內心的不安、焦慮與憤怒。
一個憤世嫉俗的靈魂,深感社會虛偽和貪婪腐蝕,
都市的霓虹燈閃爍著迷幻的光芒,映照著物慾橫流的世界。
上層階級握緊資源,不斷榨取、剝削底層的血汗,只為滿足那永無止境的權力欲望。
他們還操控資訊、編織謊言,洗腦大眾以維持階級秩序。
相對於他們的,是在絕望中掙扎的普通人,像螻蟻般爭奪殘羹冷炙,
迷茫地活在虛無之中,為了少得可憐的資源而相殘,
或是任憑自己迷失在都市的燈紅酒綠中,任由金錢與地位侵蝕原本堅守的價值與理想。
在人群熙攘的街頭,所有人都戴著假面,步伐匆匆而眼睛無神,空虛的情感不知如何滿足,
只能抱持虛無的態度,在不需負責任的關係中尋求片刻的慰藉,
對感情和肉體的墮落變得習以為常,漠然地接受一切的瓦解,
藥物、酒精和肉體關係成為逃避現實的唯一方式,甚至淪為交易的籌碼,換取渴望的利益。
在昏暗的房間裡,當兩人跳到床上,讓自尊也隨著衣服一起被扯碎,
防禦被瓦解、驕傲被剝去,連卑微的蝨子也顯得高貴,而對方卻從這一切獲得快感。
最終,無法逃避的是內心深處的黑暗,在被迫直面的那一刻,
隱藏在心底的恐懼、愧疚和恥辱感如潮水般湧上,讓自己被淹沒在痛苦的深淵。
光彩奪目的霓虹燈光,只是外在虛假的象徵,越是明亮,越是反襯出內心的無邊黑暗。
靈魂在矛盾中掙扎,是要成為濁世中的清醒之士,還是乾脆順從地沉醉在變了調的都市裡 ?
每當意識到自己的無力,內心的痛苦便無法抑止,
畢竟要滿足生活品質,就得成為這齷齪體制中的一部分。
自我毀滅,似乎成了唯一可以掌控的手段,把懲罰給加諸於自身,畢竟這樣的痛苦才是僅剩的真實。
龐克的反叛、後龐克的內省,和哥德搖滾的黑暗浪漫,
都反映了年輕人在探索世界和自我意識的過程中,面對社會的黑暗面感到的痛苦與不安。
〈Dark Entries〉將龐克的激烈能量與哥德搖滾的陰鬱氛圍完美融合,
描繪了一個痛苦的世界,展現了內心深處的焦慮、孤獨和亟欲自我毀滅的無助。
==============================================================================================
歌詞與中文翻譯:
Caressing bent up to the jug again
With sheaths and pills invading all those stills
In a hovel of a bed I will scream in vain
Oh please miss Lane Leave me with some pain
又一次彎下腰,伸手去拿酒壺
還有保險套與藥片,入侵所有靜止的瞬間
在那破爛的床上,我會徒勞地嘶喊
哦,拜託,Miss Lane,至少留些痛苦給我吧
Went walking through this city's neon lights
In fear of disguising my warping seething
Pressure lines and graceless heirs, intangible of price
Trying so hard to find what? What was right?
我在城市的霓虹燈下徘徊
害怕掩飾我內心那扭曲的怒火
壓力的痕跡和無恥的繼承者們,無法衡量的代價
努力想找尋什麼?什麼才是正確的?
I came upon your room
It stuck into my head
We leapt into the bed degrading even lice
You took delight in taking down all my shielded pride
Until exposed became my darker side
我走進你的房間,畫面深深刻印在我的腦海
我們跳到床上,墮落得連蝨子都不如
你從剝去我所有驕傲中找到樂趣
直到我的黑暗面被暴露
Puckering up and down some avenue of sin
Too cheap to ride they're worth a try
If only for the old times cold times
在罪惡的大街上起起伏伏
廉價的誘惑卻值得一試
如果只是為了那些舊的時光、冰冷的時光
Don't go waving your pretentious love
He's soliciting on his tan brown brogues
Gyrating through some lonesome devils row
Pinpointing well meaning upper class prey
Of walking money checks possessing holes
別在張揚你那虛偽的愛
穿著棕褐色牛津鞋,在寂寞的惡魔街上徘徊
鎖定那些有錢的上層階級獵物,他們是行走的金錢支票
He often sleekly offers his services
Exploitation of his finer years
Work with loosely woven fabrics of lonely office clerks
Any lay suffices his dollar green eye
他總是滑頭地提供服務
剝削他所剩無幾的年華
與穿著鬆垮爛衣的寂寞辦公人員合作
任何(性)交易都滿足他貪婪的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