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Oasis 綠洲樂團 --- Live Forever

1990年代初期,以 Nirvana 為代表的 Grunge 風潮席捲英美搖滾樂壇。

低沉失真的吉他、憤世嫉俗的歌詞,

達出當時年輕世代面對社會轉型與經濟劇烈變化時,對體制及自我認同的焦慮與不滿。

由於對未來缺乏希望,厭世與頹廢成為潮流符號,

Kurt Cobain的衣著風格與訪談中流露的鬱悶無助,甚至成為樂迷們爭相模仿與追捧的對象。

Oasis 綠洲樂團 --- Live Forever

然而,並非所有樂迷都能認同 Grunge 所代表的精神,一股力量正悄悄醞釀,準備奪回樂壇的話語權,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來自英國曼徹斯特的樂團 Oasis「綠洲」。

Grunge 如日中天之際,Oasis 還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性小樂團。

團中的哥哥 Noel Gallagher 當時尚未正式加入,

他原本在建築公司任職,後來因意外受傷而被調往倉庫閒職,反而得到大量空閒時間,得以專心投入音樂創作。

Oasis 綠洲樂團 --- Live Forever

據 Noel 回憶,有一天他一邊聽著 The Rolling Stones 的經典專輯《Exile on Main St.》,一邊彈奏吉他時,

意外發現自己彈奏的和弦與專輯中歌曲〈Shine a Light〉的旋律非常契合。

他靈感乍現,便將原曲歌詞「May the good Lord shine a light on you」改編成自己的「Maybe I don't really want to know」,

由此發展出 〈Live Forever〉的開頭動機。

後來,歌曲長時間停留在雛形階段,促使 Noel 最終完成它的動力則是對 Grunge 厭世風格感到不以為然。

儘管他欣賞 Kurt Cobain 的音樂才華,卻無法理解 Cobain 在成名之後,仍創作充滿自毀意味的歌曲。

他曾直言:「我們家境貧困,一無所有,但我每天醒來還是覺得挺棒的。

而像 Kurt Cobain 那樣已經擁有名利的人,卻還喊著想死,這不是更荒謬嗎?」

Oasis 綠洲樂團 --- Live Forever

因此,Noel 決定創作一首表達對生命極致熱愛的歌曲,以回應當時陰鬱的主流氛圍:

當別人唱著「我恨我自己,我想去死」,他卻要唱「我熱愛自己,而且老子要活下去,活到永遠!」

這股積極的態度不僅成為〈Live Forever〉的核心精神,也形塑了 Oasis 特有的自信與昂揚形象。

 

或許,與其在意世俗的紛擾瑣事,不如掙脫束縛、朝更遼闊的天空展翅翱翔。

或許,人生有許多無法迴避的痛苦,就如走在寒冷的雨中,那冰冷刺骨的雨滴滲透肌膚,

但正因如此,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真實。

或許,也不用太多複雜的思緒,只是想活得自在奔放,不再被死亡的陰影束縛,

不再受世俗教條的限制,堅定呼吸著屬於自己的空氣。

Oasis 綠洲樂團 --- Live Forever

也許,現實總是難盡人意,還有許多目標尚未實現。但是一味陷入內耗、不斷哭泣與嘆息是無濟於事的,

現在是該找回初心、重新燃起熱情、繼續堅持下去的時候了。

不妨與身邊的夥伴彼此鼓勵,一同相信,即使不被大眾理解也無妨,只要肩並肩站在一起,

心中的熱忱便能持續燃燒,如同不滅的火焰,讓生命在時間洪流裡持續閃耀。

 

充滿希望與正能量的歌詞,具有非凡的振奮力量,同時歌頌了同伴之間堅定不移的情誼。

歌中反覆唱著We see things they'll never see,

Noel 曾解釋這代表「只有和你一起成長的人,才懂得那些外人無法領會的獨特笑話與瞬間」。

因此,這首歌傳達的不只是字面上的長生不老,更是歷經無數挑戰後的不朽友情與珍貴回憶。

多年後,Liam 在訪談中也承認,這首歌是他個人最鍾愛的 Oasis 歌曲之一,每次演唱都能勾起美好而真實的回憶。

 

〈Live Forever〉奠定了 Oasis 式搖滾國歌的典型模式:層疊的吉他音牆、高亢有力的副歌、朗朗上口的旋律,

加上 Liam 帶點鼻音又略帶沙啞的嗓音,巧妙營造出街頭氣息與宏大氣勢之間的衝突感。

開場時鼓手 Tony McCarroll 直率有力的鼓聲迅速點燃歌曲,

接著電吉他刷出和弦,帶出 Liam 充滿傲氣的不羈歌聲,吉他的重疊與失真效果構築起 Oasis 標誌性的音牆。

鼓與貝斯則穩定地推動情緒攀上高峰。

結尾時,歌曲刻意停留在 A 小調上,而非回歸主和弦,營造出未完待續、似乎能「一直活下去」的意猶未盡感,

巧妙呼應了歌曲主題。

 

對 Oasis 而言,〈Live Forever〉是一首決定性的作品。

當 Noel 完成旋律和歌詞後,直到 1993 年正式加入弟弟 Liam 的樂團,才首次在排練室裡演奏給團員們聽。

鼓手 Tony 回憶,當 Noel 唱出第一句歌詞時,所有人都被震懾住,直覺這首歌必定能帶來重大改變。

Creation 唱片的老闆 Alan McGee 同樣深受這首歌吸引,並迅速簽下了 Oasis。

某種程度上,〈Live Forever〉成為 Oasis 從地下躍升主流的重要契機,預示了他們在 Britpop 版圖中的重要地位。

Oasis 綠洲樂團 --- Live Forever

1994 年發行後,〈Live Forever〉迅速受到矚目,成為 Oasis 首支打入英國單曲榜前十名的作品。

單曲封面更特別選在偶像約翰·藍儂的兒時故居門前拍攝,象徵新一代向前輩致敬。

多年之後,Noel 仍感謝這首歌帶領他們踏上國際舞台,而 Liam 也經常將這首歌作為個人演出的壓軸。

 

當你感到迷茫或不安時,不妨心懷希望,與 Oasis 一起大聲唱〈Live Forever〉,

讓這份能量陪伴我們堅定前行,勇敢面對人生中的風風雨雨。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lliam.Echoes 的頭像
    William.Echoes

    Echoes of a Distant Tide

    William.Echo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