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呼喚,喚得回曾經炙熱燃燒的靈魂嗎?
(本文為部落格5週年紀念文章)
Year: 1975年
Writer: David Gilmour, Roger Waters, Richard Wright(part 1~4均是三人共同credit,part 5 只有credit給 Roger Waters)
Released: 1975年 "Wish You Were Here" 專輯
Genre: Progressive Rock 前衛搖滾
Other Performers: Nick Mason (鼓)、Dick Perry (薩克斯風)、Venetta Fields 與 Carlena Williams (和聲)
歌曲連結:
"Wish You Were Here"專輯版:
"Echoes: The Best of Pink Floy"版本,就Part I~V而言,7:33~8:42的吉它獨奏被省略了
關於席德巴瑞特 Syd Barrett 與Pink Floyd 的故事,歌迷們想必也都很熟悉了,
Syd Barrett 是樂團最早的創作骨幹,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便是他主導的傑作,
Pink Floyd這個名字也是由他所取---來自於兩位藍調樂手 Pink Anderson與Floyd Council
(因此網路上有些文章把Pink Floyd 翻成「粉紅」佛洛依德是很明顯的錯譯…)
他的作品中瀰漫著童話般的天真之美、無止盡的奇思幻想和催眠的迷幻魔力,
帥氣的外貌、饒富特色的英國口音、前衛的吉它演奏手法與豐沛的創作能力,簡直就是搖滾界的明日之星。
不過諷刺的是,開啟Syd Barrett 無數創作靈感的因子之一---迷幻藥D-麥角酸二乙醯胺 (LSD),
反而在後來成為阻礙他的創作活力的障礙,不但影響他的個性,甚至影響到他的現場演出,
(類似情況也曾出現在約翰藍儂身上,迷幻藥讓他寫出迷幻大作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但是隨後的創作也陷入停滯,同時也讓保羅麥卡尼取代他成為披頭四的主導人物)
一個知名的例子,是他曾在巡迴演出時,在台上直接陷入呆若木雞的狀態,
甚至於在演出時,整場就只彈播一個單音,他也會在接受訪談時,完全不理會記者的任何問題等等,
在創作上,他在1968年發行的A Saucerful Of Secrets就已經少有貢獻,
根據樂團紀錄,他曾寫了一首曲子"Have You Got It Yet?", 但在其它成員試著學習曲子時,
他就會改變曲調、弦律等等,搞得其它人根本就沒辦法學這個曲子,而這個曲子最後也沒有完成…
種種狀況讓Pink Floyd的其它成員與工作團隊認為他已不適合再待在團體中。
隨著Syd Barrett 在現場演出時的表現越來越不穩定,Pink Floyd 在西元1967年12月招募了David Gilmour 擔任第二吉它手,
原本的計劃是維持Syd Barrett在團中負責詞曲創作,不過不再讓他參與巡演,
但最後的結局是Syd被開除:
1968年1月26號,當樂團要去南安普頓大學演出時,他們決定不再去接Syd Barrett,
最後於1968年4月6號,樂團正式宣布Syd被開除,David Gilmour 加入Pink Floyd取代了 Syd 的地位,
一部分他那時創作的曲子一直到2016年,Pink Floyd推出The Early Years 1965-1972 box set 時才公開,如下面這首
之後雖然還是有音樂人與Syd Barrett 合作推出一些作品,包括1970年的The Madcap Laughs與Barrett 兩張專輯,
這兩張專輯也都得到Pink Floyd 團員的幫忙,
但是在商業上都沒能獲得成功,Syd Barrett 也逐漸消失在音樂界了。
從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每個字的第一個字母 "S Y D",就知道這首曲子會Syd Barrett有很大的關連,
Roger Waters 本人在1976年受訪時曾說:
"There are no generalities, really, in that song. It's not about all the crazy diamonds. It's about Syd"
"I wanted it to be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what I felt, that sort of indefinable(難以說明的), inevitable melancholy(憂傷) about the disappearance of Syd"
就如在前篇所提到,Shine On…是樂團在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巡演前就開始錄製的作品,
當時David Gilmour彈奏出一段悲淒的吉它段落 Syd Theme,吸引了Roger Waters,
隨後他寫出了歌詞,並意識到這段是關於Syd Barrett,歌曲在巡演前發展出了雛形,並在巡演結束後繼續完善,
當初樂團還曾透過投票的方式,決定到底是要讓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以一首完整曲子發行,
還是要切成兩部分,中間加入其它與「缺席」有關的歌曲。
結果只有David Gilmour 贊成前者,其它都選擇要將Shine On 給拆開,於是就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了。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全曲總共分成兩個部分,共有九個段落,
第一部分包含五個段落,段落分明,節奏、樂器的多元交替,帶給本曲更雄厚的情緒底蘊,以下便詳細介紹各個段落的特色。
Part 1: 0:00~3:54
第一部分漸進帶入 Richard Wright 的E.M.S. 合成器、ARP Solina合成器與電子管風琴,
還有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從Household Project 回收來的玻璃琴聲,以G小調做為襯底,
接著就是以Moog合成器,而且完全沒有使用鼓或貝斯等節奏音軌,
透過多重音軌來錄製不同的效果器與樂器,就能讓這段持續音 (drone)有很豐厚的質地,
宛若電影的遠鏡頭一般,透過逐漸拉近畫面,緩慢地將聽者帶入深沉、傷感的情緒,
2:08開始,David Gilmour 的吉它加入,以緩慢的撥弦與殘響的效果,進一步撩撥聽者,讓聽者進入Pink Floyd營造好的憂鬱氛圍,
準備好與Pink Floyd 一起面對這場Syd 自毀於藥物的悲劇與悲傷情緒。
Part 2: 3:54~6:27
鍵盤與合成器的襯底逐漸淡出後,接著是標誌性的Syd Theme,貫穿整個Part 2。
為了讓Syd Theme的音響效果更好,David Gilmour特別從原本的Abbey Road Studio 3搬到更大的Studio 1,
原本Studio 1一般是留給交響樂團錄音時使用的,(披頭四的"A Day in the Life"中知名的管弦樂團間奏就是在這裡錄製)
透過適當的效果器 (Fender Dual SHowman amp等)與麥克風位置的配置讓Syd Theme聽起來尤其立體,餘音繞樑。
隨著歌曲進行,每個Syd Theme 之間的間隔越來越短,提醒聽眾歌曲即將進入一個高潮,
4:26開始,鼓聲開始帶入,然後整個樂團加入演出,同時加入另一個吉它,以刷奏的方式,
僅以一個單音,兩者互相交織,時而變調,有如在對話一般,形成兩個對比的拉鋸,情緒感染力更強。
Part 3: 6:27~8:42
6:27開始,又進入Richard Wright 憂傷的迷你Moog合成器與鍵盤,鼓聲也變得平緩,
這一個段落又再度舒緩聽眾的情緒,緊張的氣氛大減,
7:33開始,氣氛一變,又是David Gilmour 又一段吉它獨奏,緩和的情緒稍微被拉緊,讓我們為即將出現的歌詞部分做準備,
Part 4: 8:42~11:10
第四部分,由Roger Waters 的歌聲引領我們,每一句的歌詞之間,
都有扭曲的吉它演奏,有若哭音,讓聽眾更能感同身受,領會對Syd的深沉悲傷。
首先,以輕聲訴說的語氣,介紹那個1967年時曾是搖滾界閃耀新星的Syd Barrett,
然後痛心地嘶吼: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然後又以痛惜的語氣說他無復以往才氣的現況,
接著又是一句嘶吼: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隨後用激動的語氣,彷佛是用力搖著Syd Barrett的肩膀,
清楚、明白告訴他,他到底是陷入什麼樣的困境,以及對他有什麼期許。
歌詞中用 sun 和 black hole 做了很漂亮的對比,black hole 本身其實也是在形容 LSD 施用者的生理表現:
在施用LSD時,使用者的瞳孔會放大,因此眼睛也變得格外漆黑,像是黑洞一樣。
有趣的是,black hole 即是大質量的恆星在生命末期塌陷時形成的天體,
不知 Roger Waters是不是因為這樣的科學背景而如此對比,還是單純想比較出兩者的亮與暗呢?
接下來的crossfire of childhood and stardom,可能是在說,
Syd 就有如孩子一般,沒辦法好好克制自己施用LSD的欲望,才會讓自己陷於其中,
Steel breeze 同樣難以解釋,breeze一般指的是舒服的微風,台灣知名的百貨集團「微風廣場」便是以這個字為英文名,
而steel 直觀來講就是鋼鐵,可以衍生為冰冷、冷酷等意涵,吉它弦的材質也是steel,
所以steel breeze有可能是指他的吉它彈奏的音樂,也可能是指類似名聲之類; 同時會帶來榮耀與負擔的事情,
無論如何,在接下來的歌詞中,我們可以注意到與這steel breeze的互動有漸進的演變,
在這裡是 "blown on",意指Syd 是在steel breeze 中沒有方向地任由擺布的。
接下來的歌詞也都和LSD引致的精神狀態異常有關,
比方說 "target for farway laughter",筆者將其詮釋為精神疾病中的幻聽症狀。
最終,LSD導致他性情與行為模式的改變,使他對樂團而言成為 stranger,
儘管他曾為樂團譜寫下迷幻搖滾的傳奇專輯 Piper At The Gate Of Dawn,
但他終究成為了martyr,離開了樂團,不久後也離開音樂界。
第二段的歌詞與音樂結構和第一段基本上相同,同樣表現出對Syd的追憶與惋惜,
關於 "reach for the secret" 可能指的是當時的年輕人相信通過迷幻藥可以引領他們思考生命的意義,洞察生命的真締,
不管Syd是不是真的也獲得了什麼啟發,他的下場毫無疑問具有悲劇色彩。
最終,他不再是平克佛洛依德的一份子,
Roger Waters期許同時也是畫家、園丁,與囚徒 (of LSD)的Syd能繼續發光發熱。
(以下網站收錄許多Syd Barrett 藝術作品: http://www.sydbarrett.com/ )
============================================================================
Remember when you were young, you shone like the sun,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Now there's a look in your eyes,
Like black holes in the skies.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You were caught in a crossfire of childhood and stardom.
Blown on the steel breeze,
Come on, you target for faraway laughter,
Come on, you stranger, you legend, you martyr, and shine!
猶記得年少的你,閃耀如那烈陽。
持續閃耀吧,你這瘋狂鑽石。
而今你的雙眸無神,如那蒼穹的黑洞,
持續閃耀吧,你這瘋狂鑽石。
你陷於純真童年與虛榮名利交相駁火的困局,
任冰冷(鋼鐵)微風吹拂,
來吧,你劍指來自遠方的笑聲,
來吧,陌生的你,傳奇的你,殉道的你,閃耀吧!
You reach for the secret too soon, you cried for the moon.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Threaten by shadows at night, and exposed in the light.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Well, you wore out your welcome with random precision,
Rode on the steel breeze.
Come on, you raver, you seer of visions,
Come on you painter, you piper, you prisoner, and shine.
你太急於追尋生命的意義,渴求不屬於你的虛妄,
閃耀吧,你這瘋狂鑽石!
受夜晚的暗影恫嚇,又接受聚光燈的照耀,
閃耀吧,你這瘋狂鑽石!
你的陰晴不定,殫盡所有的情誼,
乘著冰冷 (鋼鐵)微風而去。
來吧,狂歡的你,洞察的你,
來吧,你這畫手,吹笛手,囚徒,閃耀吧!
==============================================================================
Part 5: 11:10~13:32
在歌詞結束後,緊接著是一段Dick Perry 薩克斯風獨奏,讓 Shine On 多了爵士樂的風味,
月之暗面中"Money"與"Us And Them"的薩克斯風部分也是由他來表演,
這一部分以12:00為分水嶺,前半部順著激昂的歌詞,先以比較平緩的6/8拍上低音號吹奏,情緒稍微緩和一下後,
突然轉成急、快的12/8拍次中音薩克斯風,然後慢慢淡出,接著的機械聲,
讓我們知道即將進入Wish You Were Here專輯的下一曲: Welcome To The Machine.
13多分鐘的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Part 1),經過音色與曲調的多次變化,
包含了多種情緒在裡面,展現出團員們對Syd Barrett 複雜的心情,
他們既推崇Syd Barrett 曾經擁有的驚人才華,也對他現在的境況感到痛心,
雖然他大概再也不會被Pink Floyd 這個團體給接受,但還是希望他能重拾過去的能力,再創榮耀。
Richard Wright悲傷的鍵盤、David Gilmour扭曲的吉它、Roger Waters動人的歌詞,
我想,只能用「如泣,如訴,如慕」來為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下評註了吧。
下集預告: Pink Floyd平克佛洛依德-3: Welcome To The Machine 與 Have A Cigar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