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以「概念式專輯」的名義來宣傳,
但齊秦的第一張個人創作專輯「狼的專輯」幾乎可以說是以孤獨為主題的概念式專輯了,「曾幾何時」也有相同的味道。
Year: 西元1985年
Writer: 作詞 陳金賢,作曲 蔣三省
Released: 「狼的專輯」
歌曲連結:
「曾幾何時」講的是在節奏快速、不斷變遷的現代社會中,面對身份的迷失與心靈迷惘的掙扎,
在喧囂的都市生活中,面對著競爭的壓力,心靈的需求往往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對於物質生活的追求,
為了要生存與獲取成功,大家似乎都戴著偽裝的面具,以虛偽的態度對待彼此,進一步加劇人心的迷茫、孤獨,以及無助。
一代又一代胸懷理想與熱血的年輕人自從沉浸在這樣的染缸中之後,也開始受到影響,
漸漸地,在找不到心靈歸屬的現實生活中,對自我的價值和目標產生懷疑,
於是我們任憑自己被表象給迷惑,沉醉在變了調的燈紅酒綠中,不再是原來的自己,變成連自己也認不出來的樣子。
雖然都市的生活看似熱鬧,七彩的霓虹燈、熙熙攘攘的人群,讓都市看似擁有無盡的熱情與活力,
但是只有身處其中的人才會體會到暗藏著的空虛心靈和身份迷失,
街道的人雖多,但是沒有溫度,也沒有生氣,社交活動雖然多,但是流於表面而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彼此認識與理解,
都市生活過得越是繁華,就越是襯托出獨處一人時內心的空洞與寂寞,
不過當我們終於意識到已經迷失了自己,卻早已來不及了,只能回憶一下當年,在反思一下如今,
感受過去與現在的差距和內心的矛盾,感嘆「曾幾何時」,自己已深陷其中,無法挽回?
「曾經何時」作為「狼的專輯」的第四首歌曲,雖然不是齊秦自己的創作,但同樣充滿著孤獨與自省的氣質,
開頭的失真音效就帶來一種悚然的氣氛,有一種不安的氛圍,象徵黑暗的內心狀態,
副歌中的弦樂也很有意思,在每一句的中間用短促的單音來銜接,聽起來就像是在啜泣時斷斷續續的吸氣聲一樣,
齊秦以他清亮又高亢的嗓音,在詮釋此曲時並沒有太激昂的情緒表達,
感覺不像是唱給人聽,更像是在跟自己對話,加深了曲子中的落寞感,
搭配歌詞裡對於現代人在社會中的迷失、冷漠、孤獨、無助的寫照,顯得相得益彰而讓我們也不禁產生共鳴並且反思。
歌詞:
曾經何時,我迷失了自己,
曾幾何時,我忘卻了自已,
沉醉在變了調的都市裡,
追求那,不切實際的心靈。
曾幾何時,我迷惑了自己,
曾經何時,我墮落了自已,
沉醉在戴滿面具的都市裡,
追求那,不切實際的心靈。
站在這冷冷的街道,走在這雜沓的人潮裡,
我茫然不知還有我自己,我茫然不知還有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