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齊豫 --- 答案

「天上的星星,為何,像人群一般的擁擠呢? 地上的人們,為何,又像人群一樣的疏遠?」

短短兩行問句,既是一首詩,也是一首歌。詩是草根詩社創辦人羅青所寫,而歌則是台灣音樂大師李泰祥所作。

歌曲連結

李泰祥大師是把藝術元素融入通俗歌曲的先鋒,是台灣音樂圈橫跨雅俗邊界的第一人,

其中一個創作方向正是致力於「以詩入歌」。

在校園民歌時期,這樣的嘗試並不少見,

除了羅青的詩作《答案》之外,還有鄭愁予的《錯誤》、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和《偶然》等。

但《答案》在這些以詩入歌的創作中顯得尤為獨特,因為其篇幅特別短,只由兩行問句構成,

卻在李泰祥的巧手下,發展成為一首長達2分30秒的民謠。

這並非輕易能做到,因為原詩本身非常精煉,且並非為配合音樂而作,

所以沒有起承轉合,也缺乏押韻和平仄等元素,格外地考驗作曲者的功力。

 

要完美地將詩與歌融合,還有一個關鍵,就是要把詩詞的意境融入音樂之中。

〈答案〉透過哲思的歌詞,對比了天空中數不盡的星星與地面上擁擠的人群,

揭示了一個矛盾的現象:星星在廣大無邊的宇宙裡其實相隔甚遠,但在我們眼中卻擁擠地聚集;

而地球上的人們儘管生活在同顆星球上,卻經常感到心靈的疏遠,彷彿彼此隔著數光年的距離。

詩句雖然看似是問題,但答案已是招然若揭,用疑問的方式啟發我們去思考:

如果我們能展現更多的正面行動,哪怕是一抹微笑或一句問候,

否就能傳遞更多的溫暖能量,縮短我們之間的距離呢?

 

在樂器的伴奏上,李泰祥選擇了木吉他、大提琴和小提琴,簡潔而深情。

他原本想要以山歌的旋律來創作,寫完之後卻發現有了歌仔戲的調子,

大師自己解釋說,

或許是因為他豐富的文化背景 (原住民的出身、中華文化的薰陶、古典音樂的訓練) 讓他接觸過多元的音樂類型,

這些類型內化之後,對他來說就沒沒什麼形式是絕對的。

 

為李泰祥演繹〈答案〉的最佳人選,當然是他的得意弟子齊豫,在李泰祥的調教下,

齊豫用她清亮、空靈又寬闊的嗓音,把歌曲的意境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收錄〈答案〉的專輯《橄欖樹》的內頁中,

齊豫說: 她做為一個歌者,就是竭盡所能去表達,將李泰祥的曲、詩人的詞和「她」的感覺融成一片。

 

《答案》完整的詩詞在曲子中被演唱了三次。首次演唱中,輕柔的吉他和弦輕輕地鋪陳,

齊豫天籟般的歌聲開啟歌曲的序章,先做試探性的詢問。

接著,兩聲類似山歌的無詞吟唱後,進入第二次演唱,

大提琴與小提琴的加入增強了音樂層次,齊豫的演繹更加激情,並稍微加速了節奏,

彷復是進一步地扣問。

經過一段由大、小提琴交織而成的動人間奏後,

第三次的演唱以自我反思的情感稍作收歛。

最後,齊豫僅以輕柔的聲音唱出「天上的星星…」,音樂便逐漸沉寂下來,

讓歌曲緩緩落幕,將無限的餘韻留給聽眾去遐思。

 

李泰祥自述說,〈答案〉是表達一種這個世界既遠又近、又近又遠的疑惑,

他想透過這首歌暗示人類與種族之中,在得失之間某種很微妙的東西,具有一點點禪機,或說是佛意。

在他與齊豫共同打𢊠之下,簡潔的現代詩句被轉化為意境綿長的民謠,

背後的哲思被具現化在旋律與節奏的細膩變化中,留待我們去探詢自己的「答案」。

arrow
arrow

    William.Echo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