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畢業自台大化學工程系,
於台大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取得碩士後,
前往柏克萊加州大學 (Univer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於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攻讀第二個碩士學位,
除了柏克萊加州大學以外,
我也拿到伊利諾香檳大學(UIUC)、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康乃爾大學(Cornell) ;
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等校的錄取許可。
我在PTT的studyabroad版與中國大陸的「一畝三分地」潛水多年
以下就申請美國研究所的一些常見問題,提出筆者自身的見解。
不過世界非常廣大,學位、學校等都會影響到問題的答案,
相關資訊還是親自眼見為憑,例如寄信詢問系所的負責人
(去系所網站的member/people 處找 staff,肯定能找到負責研究生事務的人員)
有心詢問的話,你可以獲得很多驚喜的資訊
問題一: 我想出國留學!! 但是網路上的資料好紛亂,哪裡找得到我要的資訊?
答案一: 台灣最主要的留學論壇是PTT的「studyabroad」版,
有很多留學前輩會在版上分享申請心得。
不過該版是以美國留學為主。如果想去英國留學的話,
建議去「AdvEduUK」版。
近年來中國大陸學生出國留學的人數呈現「井噴」趨勢,
想搜集對岸的申請情報,可去「寄托天下」與「一畝三分地」,
一畝三分地除了留學的資料以外,還有很多找工作的訊息,
是對岸的網站中我比較推薦的。
問題二: 美國的研究所要看什麼呢
答案二: 有以下幾個重要指標,分別是
(一) GPA (grade point average),即你的成績
(二) 備審資料,一般即指 SOP (statement of purpose),即目的陳述。
有些會要求PS (personal statement),即自傳
除了SOP/PS以外,通常會要求一份CV (curriculum vitae),即履歷。
文、法學院等甚至可能會要求一份 writing sample
(三) GRE/GMAT、TOEFL-ibT (注意: 多益不算)
(如果是英、澳的話通常接受雅思)
(四) 其它項目,如發表與著作、實習等
問題三: 承上題,請問哪一個最重要呢?
答案三: 請見「進階篇」http://swospam0418.pixnet.net/blog/post/448143494
問題四: 我想用排名先挑學校,請問我是該看世界排名嗎?
答案四: 我並不推薦以QS、THE等世界大學排名來選擇學校。
因為不同國家間有不同的高等教育政策,
我不認為不同國家間的學校可以用排名來比較。
我個人建議應該是先決定自己想要去哪個國家唸書,
再尋找該國國內自己發佈的排名,
例如美國自己最流行的排名,是每年發佈的「USNews」,這是一種聲譽排名
http://grad-school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graduate-schools
所謂聲譽悱名,就是主辦單位會發問卷到各校,由各校「自由心證」,
對心中認知的學校優劣進行排名。
另外有「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發佈的排名,是針對實際的博士班研究表現
不過是每十年才發佈一次,網址如下:
https://www.stat.tamu.edu/~jnewton/nrc_rankings/nrc41indiv.html
一般都是用USNews 的排名為主,畢竟人家廣告做得大 (喂)
至於排名是不是個很好的選校依據,又是另一回事了。
世界排名基本上涉及到上萬間學校,
若非表現突出的top10常客學校 (如哈佛、史丹佛、麻省理工、柏克萊,牛劍…)
事實上是很難判定其表現與資源的優劣的 (就像學測那樣的鐘形分佈曲線一般)
也就是說,300名和500名的學校其實差別並不是很明顯,
而且其實也沒人在乎。(你有看過媒體會報導學測拿了65級分的人嗎? ㄏㄏ)
再加上這些世界排名在評比項目、數據搜集等方面事實上頗有可議之處,
而且各校有各自的強項,
比方說,把專攻醫學的UC San Francisco拿來和綜合大學比較,
本身就是極為荒謬的事,
我個人很不建議以世界大學排名來擇校。
與其在意那些黑箱的世界排名,
不如專注在課程的設計、學校資源等的比較,選出適合自己的地方。
問題五: 請問該找代辦嗎?
答案五: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碩/博士等級的申請者,我個人認為應該要試著自己處理。
首先,我覺得準備申請資料本身,也是認識自己的過程,
學會評價自己的優劣、檢討過去學習的不足,並學會如何「廣告」自己。
另外,代辦或許可以引你入門,
但是代辦不會比你更了解你的專業。以本人的材料科學來說,
代辦不可能比我了解柏克萊、史丹佛、西北大學等校的強項與招生偏好,
這一切都應該是自己去向學長姐、系所網站等資源收集資訊的。
最後,現在所有的文件都是網路上傳,學校們甚至還會有check list,
你沒交齊就不讓你提交申請書,已經不像早年紙本作業一樣千頭萬緒了。
所以代辦的重要性又大大降低。
除非你真的是忙著工作而沒時間自己處理的申請者,
不然誠心建議所有的東西自己動手作。
講難聽一點,如果連自己的未來都不能自己顧好,
等真正到了國外 ; 人生地不熟時,你要怎麼辦?
問題六: 我想大學畢業就出國,請問申請的時間上該怎麼安排呢?
答案六: 以申請秋季班為例,
就女生而言,因為沒有兵役問題,所以在大三時就可以準備語言考試,
並在大四上準備並提交申請資料,大四下收到通知後,一畢業便出國。
(p.s. 也就是說妳的成績單上只會有前3年的成績,這是ok的)
以男生而言,83年次以後的役男可能已經先當完四個月的兵,
如果沒當的話,那只能在大四時準備語言考試,並在當兵期間提交申請資料。
要特別注意的是,入營常常會有拖延的情形,所以要提早安排。
順帶一提,若女生希望用大四的成績讓GPA更好看,那不妨給自己個gap year。
問題七: 我家庭並不是非常寬裕,請問還有機會出國嗎?
答案七: 當然有。但是…。
目前我國的公費留學已經取消絕大多數的「碩士」獎學金,僅保留博士,
而國外的學校基本上也很少給予碩士生獎學金,
所以如果是經濟情況稍微緊張的家庭,建議慎重考量出國唸碩士班一事。
國外學校有可能會給予校內打工 (圖書館、食堂、宿舍舍監等)或助教 (TA),
這些機會多多少少能補貼一些花費。
(以美國而言,碩班一年學雜費+生活費等,視地域物價,一般在4~8萬美金)
請注意,以美國為例,留學生持有的F1簽證是禁止校外打工的。
然而在博士班方面,除了有機會考取我國的公費補助以外,
在歐美先進國家,博士班事實上被視為類似「工作」的性質,
因此每個月會有一筆金額可領的。
像美國通常以「零用金」(stipend) 的名義發放,一般每個月在2000~3000美金,
不過有些經費較緊縮的學校可能會要求博士生必須做TA才能拿錢。
除了每個月有固定的錢可以領取,學費絕大多數情況下也都是全免的。
以柏克萊加大材料系的情況,錄取者按照表現會分成數個等級,
最優秀的錄取者 (神人) 會由學校設立的一些特別名目的獎學金,
直接幫忙付所有的費用,
否則便是由當RA (柏克萊稱之為graduate student researcher)
或是當TA (柏克萊稱之為graduate student instructor) 獲得學費與零用金。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獎學金只提供前三年使用,
因此有些博士生在邁入第四年時會有壓力要找到新的財源。
順帶一提,本校工學院碩士(master of engineering)是少數提供獎學金的碩士學位,
最高可獲得學費減半,約$25000的獎金。
考量矽谷的高就業機會與名校的光環,算是相當划算。
問題8: 我曾經有科目被當掉而影響了gpa,請問重修的話可以把被當掉的紀錄消除嗎?
答案8: 這是依你所讀的學校而定。
在美國與中國大陸的部分院校,確實是允許以重修來消除先前的成績,
但是就我所知,台灣絕大多數的學校會將所有紀錄都算入gpa中。
此問題還是諮詢教務處為佳。
待續… 如果有什麼疑問,歡迎留言 ;) 我個人希望這系列文章可以成為「協作」的成果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