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 Floyd 平克佛洛伊德:The Dark Sid

Speak To Me

Year: 西元1972年中~1973年初在Abbey Road Studio 製作

Writer: Nick Mason (其實是Roger Waters創作的,但是他把署名送給Nick Mason 當做感謝他貢獻的禮物)

Genre: 前衛搖滾 Progressive Rock

歌曲連結

 

隨著標誌性的心跳聲,"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逐漸展開其序幕,

接著出現的是一系列音效,在專輯之後還會繼續出現,包括 "Time"裡的鐘擺聲、"Brain Damage"裡癲狂的笑聲,

"Money"中的收銀機聲、"The Great Gig in the Sky"中 Clare Torry 的表演片段等等,

最後以加了反轉效果的鋼琴與跋聲做為與下一首 "Breathe"的過場。

"Speak To Me"可以說是沒有歌詞,而是只有兩段錄放出來的旁白,

分別是由平克佛洛伊德的隨隊人員 Chris Anderson 和 Abbey Road 錄音室的守衛Gerry O'Driscoll 貢獻,

製作方式是由 Roger Waters 向在Abbey Road 遇到的人採訪15個與專輯的主題相關的問題,

一開始先前輕鬆的問題例如 "What is your favorite color/food"開始,

慢慢往 "When did you last hit someone"、"What does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mean to you"等更深層題進展,

據說當時在錄製 "Red Rose Speedway"專輯的保羅麥卡尼夫妻也有被訪問到,只是他們的答案並沒有被採用,

原因是Roger Waters覺得他們的防衛心很重,沒有真心回答這些問題,刻意想要以可親的形象來呼嚨過去。

 

整個 "Speak To Me" 基本上就是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的序曲,巨體而微地表現出專輯要呈現的內容,

沉重而穩定的心跳聲就像是母胎中的生命,即將誕生於這個世間。

本來團隊想使用真實的心跳聲,但是發現太快了,不符合專輯想表達的情緒,所以後來轉而用槌敲打低音鼓來模仿心跳聲。

背景的旁白就像是在半醒、朦朦朧朧之間從外邊世界傳來的訊息: 來自於疏離和隔閡的精神錯亂,將會終其一生困擾大多數人。

在越來越急促的音效,彷復是拼命掙扎著要醒來 (誕生),準備要面臨真實的世界,接著進入專輯第二曲: "Breathe"

========================================================================================

歌詞與中文翻譯: 

I've been mad for fucking years, absolutely years.

Been over the edge of yonks, been working me buns off for bands.

I've always been mad, I know I've been mad like the most of us.

Very hard to explain why you're mad, even if you're not mad.

我他X的這些年來都很不爽,超多年了, 

長久以來,一直在為樂團努力工作。

我一直都很憤怒,我知道大部分的人也是如此,

很難解釋為何你會不爽,即便你其實沒有不爽。

========================================================================================

 

Breathe

Year: 西元1972年中~1973年初錄製

Writer: Roger Waters/David Gilmour/Richard Wright

Genre: 前衛搖滾 progressive rock、迷幻搖滾 psychedelic rock

歌曲連結

 

漸增的音量、急驟的音樂和Clare Torry 高亢的歌聲在進入 "Breathe"急轉直下,以沉穩的貝斯和悠揚的鋼棒吉它與鍵盤聲,

帶著聽眾彷彿飄浮在空中一般,隨著節奏穩健地律動、旋轉、呼吸。

Richard Wright 一直是爵士樂的愛好者,而他也試圖為歌曲加入一些爵士樂的質地,從Miles Davis的 "Kind of Blue"專輯獲得靈感,

在曲子中,他運用 Fender Rhodes、Hammond電子風琴等搭配 Leslie 揚聲器與 Echorec II 延遲效果器,

搭配 David Gilmour 此時已漸趨成熟的鋼棒技巧,偶爾以他招牌的Black Strat 電吉它來點綴,

加上他以略顯頹靡的慵懶嗓音來詮釋歌詞,形成 "Breathe" 飄飄然的柔順質地,有豐沛、催眠一般的夢幻感。

 

"Breathe"是"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專輯最早開始有真正意義上的歌詞,演唱的部分由David Gilmour負責,並以雙軌錄製,

歌詞上就像是一位長者在向初生的孩子揭示他未來將要面臨的人生,在許多方面都有著矛盾與無奈,

Roger Waters 曾說這些歌詞也是他想對自己說的:

"An exhortation directed mainly at myself, but also at anybody else who cares to listen. It's about trying to be true to one's path"

用免子挖洞來比喻一般人奔走鑽營的生活,永遠都忙碌不已,一件事情做完後還接著有下一件,永無止盡,

用兩倍的火力來燃燒生命的後果,就是更早地迎向自己的墳墓,連生活周遭唾手可得的美好都沒感受到,

日復一日重復做著一樣的事情,雖然看起來很忙,但其實和行屍走肉實在是沒什麼分別,

其實人生更重要的,是不是老實面對自己、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定位(choose your own ground),享受與珍惜身邊接觸的一切?

 

 

========================================================================================

歌詞與中文翻譯: 

Breathe, breathe in the air.

Don't be afraid to care.

Leave, but don't leave me.

Look around, and choose your own ground.

Long you live and high you fly, and smiles you'll give and tears you'll cry, 

And all you touch and all you see is all your life will ever be.

吸氣,盡情呼吸著空氣,

不要害怕去在意,

離開,但不要離開我,

環顧四周,選擇自己的容身之處,

活得越長,飛得越高,你的笑容與眼淚,你的碰觸到的與你所見的,是你生命中將遇的一切。

 

Run, rabbit run. Dig that hole, forget the sun.

And when at last the work is done.

Don't sit down, it's time to dig another one. 

For long you live and high you fly, 

But only if you ride the tide, and balanced on the biggest wave, you race toward an early grave. 

跑呀,兔子奔跑。挖個洞,忘記太陽。

當所有的工作終於做完,不要坐下休息,要繼續再挖下一個,

活得越久,飛得越高,除非你能駕馭浪潮,還能在最大的浪上還能維持平衡,但你也會更早迎向生命中的終點。

========================================================================================

 

On The Run

Year: 西元1972年中~1973年初錄製

Writer: Roger Waters/David Gilmour

Genre: 前衛搖滾 progressive rock

歌曲連結

 

在 "Breathe"結束後,專輯的節奏又變得急促,背景還搭配有跑步的喘氣聲和模糊的廣播聲,

這部分的主角是Roger Waters以EMS Synthi A效果器 (VCS3的進化版) 創造出的音效,摻雜了跋、滑音吉它、Farfasi電子風琴等,

他將8音符的模進輸入進去後再加速,然後還運用立體聲的效果,結果就是聲音顯得重覆、急促,而且還在耳際兩邊不斷穿梭,

廣播聲的內容是機場的登機相關內容,接下來的跑步聲與喘氣聲則是Abbey Road錄音室一位叫 Peter James 的助理工程師出力,

他真的在二號錄音間來回奔跑,腳步聲與喘氣聲都被錄下來運用在曲子中,

1:53分又有一句人聲,是隨隊人員 Roger Manifold 在回覆 Roger Waters 的問題 "Do you fear death?"時所說的: 

"Live for today, gone tomorrow. That's me"。他的笑聲還不斷穿梭在樂曲之中,

然後出現一段扭曲的電吉他樂段,是David Gilmour 用麥克風腳架的棍子彈奏出來的,

最後傳來飛機引擎的噪音,並在飛機降落與隨之而來的爆炸聲後,一切都歸於沉寂,等待下一首曲子 "Time"來個振聾發聵。

 

"On The Run"運用了很多音效,最早原本是David Gilmour 和 Richard Wright 兩人聯手的即興演奏樂段,花了很多時間才成形,

想要表達的情緒透過音樂就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

飛機的音效和爆炸聲表達出團員在巡迴時對於飛行的恐懼,畢竟空難雖然發生的機率低,但萬一發生基本上都是難以挽回,

因此不只是對飛行而已,也表達出對死亡的恐懼,事實上 "On The Run"在專輯早期的現場演出階段其實叫"The Travel Sequence"。

狂躁的節奏也可以視為我們的人生不斷被壓迫著要一直向前奔馳,好像大家都得追逐些什麼,但似乎也不知自己到底在幹嘛,

汲汲的結果到底又能為自己贏得些什麼呢? 就算贏得了什麼,又能如何呢? 實在是十足荒謬。

 

"Speak To Me"、"Breathe"、"On The Run"三首曲子可以說是整張專輯的開場,揭示「存在」本身以及面臨的無奈,

在專輯接下來的部分,樂團會從幾個不同的面相,指出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壓力並進而引發瘋狂的種種來源,

分別是時間 "Time"、金錢 "Money"與敵我之間的隔閡 "Us and Them"。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全系列文章 : 

1: 專輯創作背景: http://swospam0418.pixnet.net/blog/post/463211855

2: Speak to Me/Breathe/On the Run: http://swospam0418.pixnet.net/blog/post/463301666

3: Time/The Great Gig in the Sky: http://swospam0418.pixnet.net/blog/post/466379105

4: Money/Us and Them/Any Colour You Likehttp://swospam0418.pixnet.net/blog/post/466610195

5: Brain Damage/Eclipse: http://swospam0418.pixnet.net/blog/post/466787222

 

arrow
arrow

    William.Echo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